二百七十九、先婚后爱痴鼎剑,湖中落月留哑女!【求月票!】_不是吧君子也防
炫书网 > 不是吧君子也防 > 二百七十九、先婚后爱痴鼎剑,湖中落月留哑女!【求月票!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百七十九、先婚后爱痴鼎剑,湖中落月留哑女!【求月票!】

  但是青史并不会记住他的名字。

  哪怕暂时留名了,后世执剑人眼里,他也已经与无名无异了,道之不存。

  因为一口鼎剑的传奇执剑人,并不是只能一个。只要鼎剑还在,总会诞生其它惊才艳艳后辈,总结出新剑诀。

  但这终究是一件难的事,不得已而为之,类似于劈山开路的领头羊,必须得有人持斧开路,大步往前走,你若停步不前、或者霸占此路,自会有人越过你,开辟新路,引领后人。

  而若是,有那么一篇剑诀留下,开辟了执剑人绝脉的高度,将绝脉尽头往后推延了一段,后世执剑人自然会循着你开辟的道路往前进,站在你的肩膀上,而不是另辟蹊径。

  到这时,你才是一位真正的传奇执剑人,名字成为后世执剑人们皆知的存在。

  就像现在,欧阳戎去寻找陶渊明留下的事物痕迹一样。

  这某种程度上,是执剑人神话绝脉真正的传承方式。

  也得益于执剑人人数极少,理论上,同一时代只能同时存在九位,每一代执剑人的出世间隔跨度长,相互之间的竞争烈度极低,默契合作远比自私独享带来的收益要多。

  鼎争的缘故,一家一姓,甚至一宗一朝,都无法长久的垄断神话鼎剑与执剑人绝脉。

  鼎剑通灵,站在它们的角度,上至王侯将相、下至贩夫走卒,凡人皆是贪慕它们的神话之威,遇到的大多是野心家们,一味的借用索求。

  只有传奇执剑人,是真正的利它者,是在开凿执剑人这条神话绝脉的上限!

  立功立德立言,立的是开凿绝脉之功,立的是无私传承之德,立的是传世剑诀之言。

  也无外乎【匠作】先婚后爱,一改过去高冷之态,对曾经的便宜剑主欧阳戎痴缠粘人起来。

  在湖底望眼欲穿,望夫石一样,等待某位死鬼的到来。

  要是搁在以前,【匠作】往湖底一躺,一动不动,对欧阳戎爱答不理,忘记了就忘记了,大不了先睡个一百年,送走某位最狗的剑主先,反正以后出来,它还是个小甜甜,被人抢着要……

  可惜回不去了。

  欧阳戎没有偷摸摸出门,而是在后门登上了一辆等候已久的马车。

  阿力白天收到了公子叮嘱,特意喂好了马,在后门深夜等候。

  欧阳戎光明正大的乘车出门。

  今夜全城没有宵禁,因为日子特殊。

  他挑开窗帘,看了眼远处天空。

  修水坊方向,有一道道烟火绽放,是富贵人家提前放的烟花。

  刚刚过了子夜,也就是过了十二点,现在算是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。

  大周朝的元宵节,放假三天,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,宵禁也会在这几晚解除,允许百姓夜间外出赏灯游玩,称为“放夜”。

  虽然没过十二点前,还是属于正月十四,但是十四晚上,也已经提前解除了宵禁。

  所以欧阳戎选择正大光明的过去,而且理由十分充分。

  “怀民兄应该还没睡吧……”

  欧阳戎脸色有点不好意思。

  承天寺并没有全拆,只拆了一半,当初让给星子坊大佛造像。

  以星子湖为界,湖西岸是星子坊工地,北岸是剩余的承天寺建筑。

  元怀民依旧住在此寺,听他说是住习惯了,不想多换。

  因为意外高升江州长史的缘故,承天寺的老方丈和一众弟子对他十分客气,压根没有像赶其它穷士子一样赶他走,令人嘘唏。

  既然大伙都说良翰亦未寝,那他大半夜去找朋友喝酒弹琴,也很正常不是?

  哪怕被监察院女官们发现了,也没啥事不是?毕竟多亏了怀民兄,现在全天下百姓可能都知道了江州司马欧阳良翰大半夜不睡觉,喜欢去承天寺找某人鬼混的癖好。

  欧阳戎怀抱琴盒,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。

  ……

  今夜虽无月,但浔阳城的烟火却不少,主要集中在非富即贵的修水坊,其次是浔阳坊。

  刚到子夜,两坊的烟花,就不要钱的往天上放。

  星子坊就不一样,几乎没人守点放烟花,大都留到元宵当夜。

  佛首与司天监女官们撤走后,星子湖工地漆黑一片,湖水也漆黑平静,只有对岸承天寺的一些大殿、院落等建筑,亮有灯火,有隔岸观火的意境。

  承天寺西南角,靠近湖畔的一处小院,院中央正聚集有十来盏花灯,它们左右晃动,似是被一道道黑影提在手里,提灯者们正仰头遥望烟火。

  此院匾名悲田济养院。

  今夜算元宵前夕,僧人们允许这些穷苦可怜之人点点花灯。

  其实这些花灯也不是寺庙买的,是元怀民让江州大堂送来的。

  僧人们发放下去,当然,也从中私扣了一点。

  大周朝的寺庙,其实大都有这类福利院,用来收留残疾老幼。

  算是一项民生工程,特别是现任刺史欧阳良翰,之前还是以长史身份上任之时,似是对这种福利院特别注重,派人在江州范围内,仔细修缮了一遍,引得一片赞声。

  眼下承天寺内的悲田济养院,在元宵前夕,还没有被家人接回家过节的,几乎都是真没人要的可怜儿没跑了。

  院中央,一群残疾老幼手提花灯,安静不言,仰头望着远处富贵修水坊的烟花。

  一张张脸庞,各有各的孤寂与希冀。

  而院子的西南角,有一位瘦瘦弱弱的不起眼少女正孤独坐着。

  她也没有家人来接,没有家人送汤圆,僧人更没有给她发一盏花灯。

  因为…她用不上。

  纤瘦少女没有和同伴们一起看烟火,孤零零坐在地上,两手抱膝,背对众人,容貌被黑夜隐藏,抱膝右手掌缺了一根小拇指。

  她静若处子,模糊脸蛋,似是面朝孤寂的湖水。

  虽未亲眼所见,但那一日的大佛轰然倒塌声、鼎火当空烈烈声、狗官枭首嚎叫声、女官将士慌步声、紫气老妪愤吼声……

  皆响彻耳畔。

  在这些喧闹声中,她独独听到,有一个隐隐蕴含澎湃神话之力、却极其微小之物,“叮咚”落水的细微响声。

  赵清秀无比确定,有“星”落星子湖中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sww.cc。炫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xsw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